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以來,即將進入第4個月時出現了意外變化。守衛馬里烏波爾(Mariupol)亞速鋼鐵廠(Azovstal)的亞速營(Azov Regiment)放下武器向俄羅斯軍隊投降;歐盟宣布因軍援烏克蘭而耗盡庫存武器。這場戰爭將何去何從?以拜登為首的美國政府與盟友積極支持烏克蘭,同時也不忘對抗中共,孰料後院又起火,印太地區局勢突變,考驗各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。
在俄烏戰爭中,烏克蘭與俄羅斯將緊張的懸念與不可預測性的反轉展現得淋漓盡致。當俄羅斯總統普丁 4 月 22 日宣布成功拿下烏克蘭戰略港都馬里烏波爾時,美國與烏克蘭並不認同,因為亞速鋼鐵廠內的亞速營守軍依然在堅守著這座最後的堡壘。
4 月 21 日,曾面對俄軍三次放下武器投降的通牒,亞速守軍在十分艱困的局勢下依然誓死絕不投降。5 月 7 日,俄羅斯國防部、烏克蘭政府先後宣布,受困於亞速鋼鐵廠的平民已經全部撤離,亞速營守軍依然堅稱,只要還活著就會繼續戰鬥,「投降絕不是選項」。
最終風雲突變,烏克蘭軍方指揮部在 5月 17 日宣稱,保衛亞速鋼鐵廠的任務已經結束。5 月 20 日,亞速營指揮官普羅科彭科(Denis Prokopenko)在影片中正式宣布,為了拯救馬里烏波爾守軍的生命,基輔當局最高軍事領導人已經下令停止保衛這座城市。
「天鈞政經」團隊觀察到,俄羅斯軍方已將全部投降的烏克蘭守軍 2,439 人運送至俄羅斯境內,而非烏東地區,可見莫斯科當局對這批戰俘的高度重視。基輔當局呼籲盟國,針對交換戰俘向俄羅斯施壓,甚至揚言次日就可換俘。這似乎顯示亞速鋼鐵廠守軍掌握著一些非常重要的國家和軍事機密。
亞速營士兵投降,馬里烏波爾失守,俄羅斯打通了連接烏東地區與克里米亞的通道,也令俄烏戰爭局勢更加撲朔迷離。
在這關鍵時刻,對烏克蘭來說,美國與歐盟等國家的經濟與軍事援助尤其重要。但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(Josep Borrell)宣稱,因軍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,歐盟武器庫存已經耗盡。
博雷利表示,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,歐盟成員國國防預算金額一直下降,2014 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時觸底反彈,近期剛達到金融危機前的國防預算水準。俄烏戰爭表明歐盟需要為自身安全承擔更多責任,現今歐盟軍事防禦能力嚴重不足,需要補足現代化高階作戰能力的歐洲軍隊。這也是過去歐盟削減國防預算和對軍隊投資不足的結果。
無論對烏克蘭或是歐盟來說,博雷利的言論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。戰爭時期武器損耗速度遠遠超出生產速度,況且目前全球還面臨著能源和物流危機。
此前,歐盟於 5 月 13 日宣布額外向烏克蘭提供 5.4 億美元軍事援助;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(Ursula von der Leyen)在 5月 18 日也提議再增加超過 96.6 億美元額外援助用於戰後重建。
戰爭殘酷無情,也非常燒錢,俄烏戰爭這種現代混合戰爭是貨真價實的日耗萬金。對烏克蘭來說,美國等國家的援助都是杯水車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