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世紀晚期發明的腳踏車不只當時成為新的交通工具,也帶來新的生活型態。
歷史即使不會完全重演,也肯定有相似之處。在市場對腳踏車的需求攀升,各國亦準備斥資數十億美元重新規劃都市,以步行和騎腳踏車為設計重點的此際,19世紀末腳踏車的誕生如何徹底改變世界,值得我們回顧。
腳踏車在當時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,就像現代的智慧型手機一樣。1890年代腳踏車最流行的那幾年,它可以說是最炙手可熱的商品,這種運輸方式既便捷、實惠又時髦,可以隨時將騎乘者送往目的地,不費分毫。
幾乎任何人都學得會騎車,也幾乎每個人都學會了。占吉巴蘇丹國的君主開始騎車,俄羅斯的沙皇也是。阿富汗酋長國的統治者甚至為整個後宮添置腳踏車。但真正把腳踏車變成代步工具的,是全球各地的中產階級和勞工階級。有史以來,大眾第一次可以來去自如地移動,再也不需要昂貴的馬匹或馬車。被稱為「人民之馬」的腳踏車不僅輕盈、實惠,也容易維護,更是當時路上速度最快的東西。
社會為之改頭換面。女性尤其熱衷,她們紛紛卸下累贅的維多利亞式裙子,換上燈籠褲和「實用」的服裝,騎車上路。「我認為腳踏車對解放女性的貢獻比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多。」蘇珊.B.安東尼 1896 年接受《紐約世界週日報》訪問時說。
時至 1898 年,騎腳踏車已成為風靡美國的活動,《紐約商務日報》因此宣告,這項活動一年就導致餐廳和劇院損失超過 1 億美元的生意。腳踏車製造業也躍升為全美最龐大且最具創新力的產業。有三分之一的專利申請和腳踏車有關,數量之多讓美國專利局甚至得建造一個獨立的空間來辦理。
一般認為,現代腳踏車的發明者是英國人約翰.坎普.斯塔利。他的叔叔詹姆士.斯塔利於 1870 年代開發出大小輪腳踏車。約翰猜測,如果腳踏車騎起來不是這麼危險和令人害怕,需求應該會更大。1885 年,這位 30 歲的發明家便開始在位於科芬特里的工作坊進行試驗,開發出用鏈條驅動的腳踏車,一雙輪子也小得多。測試了幾款原型後,他製造了羅弗安全腳踏車。這臺 20 公斤的機器看起來就跟我們現在所認知的腳踏車大同小異。
1886 年,斯塔利的這項發明在腳踏車展首次公開展出時,只被視為一項新奇的玩意兒。不過兩年後,這款腳踏車被裝上了新發明的充氣輪胎,不僅在騎乘時起了緩衝的作用,更使新式安全腳踏車的速度增加了大約 30%,結果只能用神奇來形容。
世界各地的腳踏車製造商爭先恐後地推出自家的版本,數百家新公司像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。1895 年在倫敦舉行的史丹利腳踏車展,就有約200 家腳踏車製造商展出 3000 款車型。
哥倫比亞自行車公司是製造商龍頭之一,它的工廠位於康乃狄克州的哈特福,一分鐘就能產出一輛腳踏車,這全都仰賴自動化的組裝線——這項開創性的技術後來成為汽車工業的關鍵。在如此蓬勃發展的產業中,哥倫比亞自行車公司作為開明創新的雇主,也為員工提供腳踏車停車位、私人儲物櫃、員工餐廳的餐費補助以及圖書館。
對腳踏車不斷增長的需求也催生出其他產業,如滾珠軸承、輻條、鋼管、精密工具等,即使在腳踏車被降格為休閒用品很久之後,仍然持續為製造業帶來深遠的影響。廠商會委託藝術家創作精美海報,為新發展出來、可印刷鮮豔豐富色彩的平版印刷術開拓了利潤可觀的市場。而像是計畫性汰舊、每年推出新款式等行銷策略,也是1890 年代由腳踏車業開始帶頭採用的。
有了腳踏車,似乎什麼都有可能,平凡人也踏上了不平凡的旅程。例如在 1890 年的夏天,俄羅斯軍隊一名年輕的中尉就從聖彼得堡騎車到倫敦,每天平均騎 115 公里。1894 年 9 月,24歲的安妮.倫敦德里則帶著一套換洗衣物和一把珍珠手柄的左輪手槍,從芝加哥啟程,挑戰成為首位騎腳踏車環遊世界的女性。將近一年後,她成功返回芝加哥,獲得了 1 萬美元的獎金。
在澳洲,流動的剪羊毛工人經常騎數百公里的路程,穿越沒有水源的內陸尋找工作。報社記者C.E.W.畢恩在其著作On the Wool Track (「羊毛的軌跡」‧暫譯)中回憶,這些旅程對他們來說,就好像在公園騎車一樣稀鬆平常。「他問了路,點起菸斗,一條腿跨過腳踏 車,以腳推地後揚長而去。如果他跟許多剪羊毛工人一樣是城市出身的,那他出發時很可能身穿黑色大衣,頭戴圓頂毛氈帽,跟去阿姨家喝茶穿的沒兩樣。」
另外,在 1897 年夏天的美國西部,美軍第25 步兵團──有「野牛士兵」之稱的非裔美國人部隊──進行了一次不平凡的旅程,從蒙大拿州密蘇拉堡騎車 3060 公里抵達密蘇里州的聖路易,向軍方示範腳踏車的效益。野牛士兵著全身軍服並攜帶卡賓槍,騎過崎嶇泥濘的道路,平均一天前進 80 公里,是騎兵部隊速度的兩倍,而成本僅是其三分之一。
腳踏車的發明幾乎觸及了生活的每個面向:藝術、音樂、文學、時尚,甚至人類的基因庫。英格蘭的教區紀錄顯示,1890 年代腳踏車熱潮期間,不同村落之間的婚事明顯增加。新解放的年輕人能隨意在鄉間騎車漫遊,在路上與人攀談交友,去遙遠的村落會面,而正如當時深感不滿的道德衛士所說,他們的移動速度往往快過年長的監護人,可以脫離他們監視。
1892 年,一本美國社會學雜誌就有作者激昂地表示:「〔腳踏車〕將對城市發展帶來革命性的影響。」在〈腳踏車的經濟和社會影響〉一文中,作者預測市容會變得更乾淨、更有綠意,節奏更平和;市民也會變得更快樂、更健康和更外向開放。他寫道,多虧腳踏車,年輕人「見識更廣,視野也因為接觸到新事物而更開闊。他們原本甚少離開住處的步行範圍,但有了腳踏車,他們就會經常漫遊鄰近的城鎮,對一整個郡都變得更熟悉,也會不時在假期探索其他州。這些體驗令他們更有活力、更能自立,個性也會更獨立⋯⋯」
數百萬名腳踏車騎士加上全國首屈一指的產業形成一股政治影響力,很快地推動了城市街巷和郊區道路的改善。腳踏車騎士確實為當時大家尚未預見的汽車時代鋪好了路。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在 1895 年啟用了全國最早的腳踏車專用道,從展望公園一路延伸至康尼島。開放首日就吸引了約 1 萬名騎士使用。兩年後,紐約市通過全美最早的交通法案,以因應愈來愈多的「飆車族」。紐約市警察局局長泰迪.羅斯福成立了腳踏車騎警隊,以逮捕超速的違規者,畢竟人民之馬依然是馬路上速度最快的東西。
不過好景並沒有維持多久。1890 年代還沒結束,大西洋兩岸的發明家就發現,將輻條張力輪、鏈條傳動和滾珠軸承跟馬達結合,就能製造出更快的交通工具:雖然比不上腳踏車的安靜,操作的花費也沒這麼便宜,但駕駛起來很帶勁,也有利可圖。俄亥俄州代頓的兩位腳踏車機械工──威爾伯和奧維爾.萊特兩兄弟則著手研究比空氣重的飛行機器,將雙翼固定在腳踏車上,進行各種空氣動力的測試,並用他們經營腳踏車店的收益作為研究資金。
場景回到英格蘭北部的科芬特里市,以羅弗安全腳踏車在 1880 年代掀起了熱潮的詹姆士.坎普.斯塔利,於 1901 年驟然離世,得年 46 歲。當時他的公司已從最初的腳踏車轉為生產摩托車,之後更開始生產汽車。這似乎就是未來的趨勢:在大洋另一邊的美國,另一位前腳踏車機械工亨利.福特正朝著這條路邁向成功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