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石臺千尺勢凌雲,下瞰扶桑絕點氛。海色連天碧無際,白鷗飛去背斜曛。」( 석대천척세릉운, 하감부상절점분. 해색연천벽무제, 백구비거배사훈. )
—— 李安訥(1571∼1637),《登海雲臺》
釜山是韓國第一大港口城市,舊稱東萊,據研究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,至西元1397年,高麗太祖在這裡設置了「東萊鎮」而正式定名。高麗末年,倭寇入侵頻繁無法根絕,為了強化守備並招撫,西元1423年(朝鮮世宗5年)正在釜山設浦開港,開啟長達近600年的港都歷史。
而位於釜山東南的「海雲臺」,其實較釜山成名更早,那是在比高麗時代更早的統一新羅(西元668年∼935年)時期,文學大家崔致遠出使中國,晚年回到新羅,有感於當時政局的亂象,心生歸意。正要前往伽耶山歸隱的途中,經過現在冬柏島,往東望俯瞰了整個海雲臺。海闊天空的海洋與雲霧繚繞的天際線,天海比鄰壯闊無窮,讓他讚嘆不已,遂提筆留下了他的號「海雲」,海雲臺因而得名。
除了海雲臺天海一線的美景外,被韓國人譽為一輩子一定要去看一次的「海雲臺餘暉」,也是「朝鮮八景」之一。所謂「朝鮮八景」也稱「大韓八景」,包括了現今分屬南北韓的「白頭山和天池」、「金剛山萬峰」、「赴戰高原山谷美景」、「鴨綠江竹筏風光」、「平壤乙密臺」、「慶州石窟庵的日出」、「濟州島漢拏山與白鹿潭」,當然,還有這「海雲臺夕陽餘暉」的美景。
海雲臺擁有1.8公里長的海岸線,由春川江流入的沙子與貝殼風化形成的細沙,堆積成海雲臺海灘上特殊的貝殼砂,容易沾黏在腳上但也能輕易除掉,是非常適合玩耍的沙灘類型。每年夏天也因此吸引了大批遊客,整個海灘上也會佈滿一片洋傘海,與蔚藍大海、天空相互襯映。
前往海雲臺海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,搭地鐵2號線到海雲臺站(해운대역),3號或5號出口後,只要沿著群南路(구남로)一直往前走,500公尺就會到海雲臺海灘。作為韓國第一首選的度假勝地,夏天的海雲臺絕對是人滿為患,綿長的海岸線上適合做任何海上活動,如果你是春秋兩季造訪,雖然不是可以下水的季節,但在沙灘上邊走邊吹涼風,也相當心曠神怡;冬天雖然冷了些,但在沙灘上曬著太陽,也非常舒服。另外,這裡還有出了名的季節限定海鷗,要小心喔!雖然牠們很可愛,但卻經常會不時地搶食你的食物呦!
我最常造訪的時間是下午三點,先到海雲臺市場祭祭五臟廟。從群南路快到海雲臺時,就能看到市場入口。這裡的烤盲鰻很出名,師傅先用尖刀把盲鰻的頭釘住,然後以另一把刀俐落快速地劃開盲鰻的身體,剔除魚刺、切段。加入洋蔥、青蔥、青陽辣椒、調味料,放在錫箔紙上烤熟。另一種必吃美食則是豬肉湯飯搭配小菜,一份8000韓圜(約台幣195元),不僅豬肉沒有任何腥味,豬肉湯喝起來也清爽無負擔。視口味加入蝦醬和辣椒醬調味,同時也視個人喜好,可以把飯加入豬肉湯鍋內,搭配上切段的韭菜跟豬肉大口吃進嘴裡。
填飽肚子就到海灘上走走,等到傍晚時分,夕陽餘暉搭配上海鷗,是這輩子都會留在腦海裡的美景。慢慢地往東柏島方向走去,繞過釜山威斯汀朝鮮酒店,來到The Bay 101,這裡是個複合式文化藝術中心,重點是它的位置可以看見隔著海灣的那一整片高樓大廈。當夜幕低垂,燈火熠熠,被稱為「釜山版維多利亞港」。
海色連天碧無際,白鷗飛去背斜曛。果然不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