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爬山人的美景

文字_Stanley Kuo 攝影_Emma SY Wang

當登山的基本條件成為一種門檻,就注定這些了這些不爬山人的美景成為凡塵之人吸取山氣的入口。開著車就能到達之地,卻都潛藏著山神與森林的能量,他們親自挑選來到這裡的人,而我們都能有機會廢著懶著等著被大自然療癒,或者,置身不費力的美景之中,在山裡喝茶,打坐、泡湯、做陶,光是這樣就已足夠讓心靈自由。

風生水起 橫斷日常的山中結界

在內斂的「非日常」語彙中釋放了人類的自由

106年歷史的星野集團,在日本除了虹夕諾雅以外,還有RISONARE(頂級戶外休閒)、KAI(悠久溫泉秘境)、OMO(城市觀光魅力)以及BEB(年輕人宿泊)等不同規模的級別品牌,特色在於每一個據點都與當地人文自然完美結合,這令人對虹夕諾雅 谷關充滿好奇—— 它如何詮釋谷關、傳達核心理念「非日常」,並以飯店設計書寫旅行的意義?

台中和平,沿著大甲溪谷進入谷關,再上去就是梨山,因為有入山管制,除了菜車、載運水果貨車以及為數不多的民宿業者以外,一般遊客就不再往上。谷關坐擁好山好水,晨露、雲霧、斜陽加上遠近馳名的弱鹼性碳酸氫鹽泉,因而形成了錯落聚集的溫泉區。

穿過一片桂竹林,眼前高大的波津加山半隱在雲霧之後坐鎮,前方一座深色的方形建築圍起5,700坪大的靜僻園區,就是虹夕諾雅 谷關。作為日本星野集團旗下品牌除了峇里島以外的唯一海外據點,避世山居的「非日常感」不僅遠離現代塵囂,也展現了更自由的風土。

山谷中的春夏秋冬、陰晴雲雨,日出的迷濛、清晨的暗紫幽微、午前的陽光普照,都映照在「水之庭園」中的台灣香衫、五葉松、山櫻花、二葉松等七十至百年以上的綠茵大樹上。當初建造庭園時為了保留原生樹種,刻意閃避了其根部,因而繞成蜿蜒的水道景觀。水源引自八仙山,進入虹夕諾雅 谷關後流經大浴場、水之庭園,滋養一草一木後又再回到大甲溪,其中精心安排河床的高低差,讓整個園區四處都有潺潺水聲,襯以夏日不絕於耳的蟬鳴,彷彿遁入一個遠離塵世的「非日常」結界。

建築設計由東環境建築研究所的東利惠操刀,加上長谷川浩己打造的環境設計,其實整座虹夕諾雅 谷關可以想像成一趟「大甲溪的穿越」,除了隨處可聞的流水聲,也特別以建築來捕捉風的流動—— 在景緻最美、面向東方的四樓穿廊打空中閣樓「風之間」,在這個挑高的中庭享受山風吹拂,坐看山嵐風起雲湧。

海拔800公尺,夏日白天的山上大約是涼爽的26度,進入大浴場,眼前是大面開闊的落地窗景,浴池線條則俐落內斂;走進戶外湯的自然林子,沿路花草樹木就是秘境,後方藏有靜謐桑拿。不同於水之庭園中的蜿蜒,溫泉水道與泳池皆為斜角直線,有著當代洗練的美感。戶外湯渠道的盡頭是一座50公尺的小瀑布,為左右男女湯所共享的景觀視野,看似與溫泉水道相連,卻巧妙利用高度落差阻斷,不能行走跨越的泉水道以視覺暗示,在黑色大理石表面以鐵件覆蓋,亦沖刷出河谷般赤褐色的岩石礦物質。

泳池畔的樹林間座落10座西式涼亭,各自安排了層次豐富的視野;圖書閱覽室舒適明亮得像是書店一角,24小時開放提供茶點,以心靈、旅遊、設計、建築等主題與誠品合作選書,也可以帶回房間消磨慢時光。客房內的專屬溫泉樓層最為特別,與客廳、客房分別置於上下不同樓,在「半露天」的湯池時得以完全享有私人空間,靜心沉浸在山谷稜線上的一整片星空裡。


「客房裡面不放電視,燈光是較低調一點的採光,也沒有時鐘隨時提醒著現在幾點。」總經理田川直樹說,「我們依照理念營造出理想中的世界,然而在這樣可能稍微比較不方便的情境中,客人可以感受到什麼,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事。」生活中常見的物件都低調地移除,或者轉換形式出現,園裡極少標示,大浴場沒有掛上時鐘,電話以最隱晦的形式安靜出現,然而隨處可見禪意的藝術作品。整個虹夕諾雅的「非日常」概念在於刻意留白,暫時登出生活線索,離開一切疲乏的事物與不自覺的日常制約,因為「心境」正是受這些微小的細節深刻影響著。

前往異世界,美術館、大浴場、書店、森林,探訪泳池、涼亭、河道,任由轉換過的精簡美學洗滌身心,離開手機兩個小時,和重要的人聊天,或自己散步的時候,發現某個時刻的光線很美、認識了生命裡可愛的新植物。在幾乎沒有人打擾的視線下,深呼吸林間小徑的空氣,靜聽蟬鳴水聲,藉由體悟入微的設計細節釋放心靈的自由,在這樣野放的大自然韻律中,真的會消失在時間裡。

虹夕諾雅 谷關:
地址:台灣台中市和平區博愛里東關路一段溫泉巷16號
電話:+886-4- 2595-0008

山不在高 有仙則靈

山林會挑選它想要的客人 草木也會隨著人的能量生長

位於南投桃米坑深山中,原始肖楠木林環繞之處,「瘋之谷」一半在魚池,一半在埔里。五年前完工,原本是自住宅院並未對外開放,在九樹團隊接手經營後,除了延續人本覺知修練的核心精神,也同時注入設計新能量。

經過顏氏牧場,再往西邊的深山裡開,繞上七百多公尺,轉眼已置身一片深邃林相之中,空氣微涼,山路繼續蜿蜒。

停在一扇黑色鐵柵門前,上面寫著「瘋仔紀念館」,門開以後沿著水泥步道,行經一片大池塘和古老蕨類濃密的細長大葉,這裡生態完整,據說四、五月的夜晚滿滿都是營火蟲。經過一小段爬坡,水泥車道變成石階步道,四周出現氣息清新、細瘦高聳的原始肖楠木。午後一點的蟬鳴不絕於耳,微風徐徐,遠處一棟雙層白色樓房半隱林中,遺世獨立於山谷中的姿態不像一般民宿。

樹林之間適合散步,也可以不走石階隨意走走,沒有特定路線,兩隻狗在林子裡自在來去很親人,剛好遇到包房長住三個月的年輕人,正盤腿在主屋二樓的平台上打坐,這山谷間的氣場,彷彿又更沈靜了。

「草木自然會隨著人的能量生長,在這裡的人是什麼個性,能量如何,植物就會照那樣生長。」在「九樹森林」接手經營後,這裡成為一片隱密又開放的森林,基本上不做園藝修剪,任由植物生長,比起位在魚池的九樹森林一館,「瘋之谷」的植物長得不僅野,也放蕩不羈,具「禪味」,但又更「狂」。

洋房般的大廚房,混搭溫潤的和式門框,從挑高客廳裡視線可以直達遠方的山稜線;大桌子後方的房間展示瘋仔禪師的理念,他一生傳奇,針灸醫術高明,周遊各國,以致各地都有追隨者,開悟後拋下標籤、姓名,自稱「瘋仔」。數本親自撰寫的書,講的是人如何可以無恐無懼,自由自在地生活,從心智談到身體,「一切所求皆在於你的身體、你的生活,而不在於你之外;面對當下的現實,去行動、去經歷、去挑戰,順應變化,誰會知道下一刻?」

「我們相信森林、山神自然會挑選它想要的客人。」瘋仔的好友—— 九樹森林團隊刻意保留下其原始精神外,也以兩棟新的玻璃式建築作為體現九樹設計元素的方法。黑白對照、構想大膽,在室內捕捉曠野,用倒影或鏡子建構懸浮於樹林上空的錯覺,「我們想要做的,一直都是與樹共存,和自然好好生活。」每個建築工程盡可能在不傷害到原生態的前提下進行,也因為崇尚自然,一直以來「蟲」的問題飽受爭議也是最多負評的來源,而正因為尊重原本就屬於自然的一切,不改變土地原本的樣子,反而為他們篩選了對的客人。

「環境和建築,已經是最能表達我們生活態度的介質了。」老闆娘是設計師出身,風格獨特,邏輯也異於常人,常有許多瘋狂想法,例如睡在一個完全由玻璃打造的房間,或者睡在一個廢墟裡,雖然這些想法通常難以被客戶接受,但後來都實現在自己蓋的民宿上,給了自己的青春憧憬一個完美的交代。

山的氣息,冥冥之中吸引著相近的緣份,瘋仔的「瘋」其實近於「無名」,不去向別人解釋自己是誰,因為自己最清楚不過。「人生只有兩件事情是確定的,出生,與死去,生與死之間都只是遊戲,如何參與、選擇怎麼玩,則完全取決於自己。」拔高的肖楠樹,篩落一片片光與影,如何無懼自在,保持信念地活著,也許就像這裡的風吹過樹梢,揚起輕盈的鳥鳴,他們平凡無奇,卻也都是獨一無二的。

九樹森林二館/瘋之谷cuckoozen forest:
地址:台灣埔里鎮桃米里水上巷120號
電話:+886-4-9288-0598

圖文摘自:Shopping Design 設計採買誌 Issue 1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