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的非裔美國影評人協會(African-America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, AAFCA)日前發佈了聲明,表示2016年是有史以來黑人電影的最佳年份。協會表示,這是對去年奧斯卡全白路線的完美終結。
「電影公司與主要的電影發行商的確在今年給了我們一份大禮,」協會主席Gil Robertson說道。「從任何角度來看,今年都是黑人電影表現非凡的一年。喜劇、愛情電影、驚悚電影、高品質劇情片、紀錄片,今年黑人電影的成功是全方位的。這是里程碑的一年。」
紀錄片領域,阿娃杜威內(Ava DuVernay)的《13TH》以及尚未上映的拉烏爾佩克(Raoul Peck)執導的關於著名黑人作家詹姆斯鮑德溫(James Baldwin)的紀錄片《我不是你的黑鬼》I Am Not Your Negro,都是明年奧斯卡紀錄片獎領域的熱門作品。
「這是無庸 置疑的黑人電影之年,電影人為生活帶來了最具有文化、最具有吸引力的故事與主題,同時還使用了最大膽的敘事方法,」協會的另一位聯合創辦人肖恩愛德華茲(Shawn Edwards)說道。
當然急速的改變也是因為各界強烈的呼聲導致的,像是「BroadwayBlack」網站的總編輯、前律師April Reign在推特上的呼籲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。並且在六月份,影藝學院引入了不少新成員,這些新成員都是代表了不同族裔、階層的人士。
目前黑人電影的處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觀,但是協會的人卻也有點擔心這種狀況可以持續多久,另外一些其他少數族裔群體是否可以享受這種紅利。
「無可否認的是,電影公司已經用實際行動回應了各界強烈的呼聲,」Robertson說道。「但明年呢,後年呢?我們要問的不幸的問題是,這種狀況可以持續多久?今年是好萊塢支持非裔電影的真正分水嶺之年嗎?另外,關於亞洲、拉丁美洲、美國原住民、同性戀團體的電影,狀況如何呢?我們需要更大範圍的關懷運動。」
針對協會的發言,不少媒體人士也發表了看法,有些媒體人就在推特上發表,「最重要的還是電影品質,一部糟糕的電影不會因為它表現了黑人就自動的獲得加分,偉大的藝術作品絕不僅僅是題材決定的,甚至可以與題材完全無關。事實是,電影史並沒有遺漏什麼偉大的黑人作品。」也有媒體人附和了Robertson的看法,「真正糟糕的是亞裔人士,他們在好萊塢完全沒有任何機會,好萊塢電影對表現亞裔人士也沒有任何興趣,可是看看亞洲電影最近三十多年的創造力,就應該知道這不是正常的現象。電影行業應該給亞裔人士更多的機會,因為歧視實在太明顯。大家應該都記得《末代皇帝》的例子,這部電影當年獲得了九項提名,唯獨演員沒有獲得提名,這簡直匪夷所思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