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開放「二胎」 港股漲什麼?

◎約瑟夫

大陸10月製造業PMI為49.8,與9月持平,連續3個月低於50的收縮區,需求仍然偏弱,經濟處於底部大悶鍋。目前外需及製造業不振,服務業導向的經濟型態,十三五期間大陸開放生第二胎,為消費注入強心針,兒童嬰兒用品相關的食衣住行育樂帶來長線商機。

GDP質重於量

十三五規劃,是圍繞在2020年以前實現小康社會目標,量化標準是GDP及人均所得較2010年翻倍,人均所得將超過12600美元;為達此標準,未來5年GDP年均成長將不低於6.53%。該成長底線,顯示官方承認高成長榮景不再,經濟的質變高於量變的轉型期,未來GDP進入中高度成長的新常態。其中全面放開二胎政策,除替消費注入活水,也顯示大陸未來勞動人口短缺的問題。自1980年大陸開始實施一胎化政策,使大陸人口紅利提前消退,再1998年步入高齡化社會;至2014年,60歲以上人口占比重15.5%,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10.1%,且15~64歲勞動力比重在2010年達到高峰後開始下滑;從新生兒人口推估,2016~2030年老年人口快速攀升,新增勞動力人口下滑,全面開放二胎政策,可望提升勞動力缺口,延緩高齡化社會。

兒童商機大躍進

至2014年底,大陸人口13.67億人,0~14歲兒童人口占比重16.49%,呈現逐年下降趨勢;65歲以上的勞年人口則逐年上升,二胎化實施,預估未來5年平均增加新生兒人口為175萬人,帶動孕婦、嬰幼童的育嬰照護、食品用品、服飾配件、學前教育、百貨通路等相關商機。研調機構CBME在「2014 CBME中國孕嬰消費市場調查報告」針對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成都、長春、南京、昆明、烏魯木齊等城市,對準媽媽與0~3歲寶寶的媽媽調查,顯示2014年0~3歲寶寶家庭月均育兒支出約1050元人民幣,年增10%,各年齡階段育兒支出差距不大;育兒支出占家庭總收入10~14%,不同城市、年齡的母親在家庭月均育兒支出差異不大,顯示育兒消費屬家庭的剛性需求。另外,大陸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,2013年大陸兒童消費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人民幣,兒童消費占整體家庭消費比重25~30%,顯見家長對兒童消費高度重視。今年9月市調機構尼爾森估計,大陸嬰幼兒尿布、濕巾及奶粉等相關產品,在2014年銷售金額約1030億人民幣,年增18%,二胎開放後,相關產業具倍速成長潛力。

完整精采內容,詳見《萬寶週刊》1149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