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路上 永不屈服-專訪施明德

我們認為他很「天真」,但施明德完全不同意:「天真是年幼無知、涉世未深,我並不是這樣,更不像唐吉軻德般去挑戰風車,我有我的核心價值與信仰,從我十六歲考軍校,就一直堅定地按照自己的道路前進,一步步達成我的理想,也一直用同樣的標準去檢驗執政者。這也是我說,蔡英文與民進黨全面執政會讓我毛骨悚然的原因,因為她缺乏核心價值與基本信仰,離我的標準實在太遠了。」
撰文/謝寒冰 攝影/Chris Jing

那麼,施明德是個浪漫的人嗎?「我個人所認為的浪漫,是以有限的資源或條件,企圖追求無限的
目標與理想。如果你同意我的看法,那我可以算是一個浪漫的人。」施明德說:「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兩個重點:一、自由永遠是抗爭者的戰利品。二、民主這一課永遠沒有句點。這是我一生服膺的守則,也盼望年輕的世代能夠將它們傳承下去。」
但施明德做的,總與世道相違背,他可以輕易獲得名望,卻總選擇不屈服,不斷在時代中提出質疑和前進的見解。

天真到不可救藥的傻瓜

二○一五年三月十八日,正是轟轟烈烈的三一八太陽花學運周年,前民進黨主席、倒扁「紅衫軍」總指揮,號稱「台灣曼德拉」的施明德沒有對學運多所評論,卻召開記者會宣布推動二二八事件音樂劇「英靈總動員」,希望以兩年的時間尋找全台灣的二二八英靈,重建台灣的正史,不要讓英
靈們繼續在台灣的上空漂泊。
同一天,在福容飯店咖啡廳裡,施明德感慨地說:「很多人說自己在二二八事件中死去的父祖是冤魂,那是錯的,二二八事件中犧牲的人是勇敢抗暴的烈士,他們是英靈而不是冤魂,我們必須要還原歷史的真相,記取祖先的勇氣。一個只有冤魂沒有英靈的土地,居住的只是一群無脊椎動物,這個民族不可能長存於世。」

一九四七年,當時年僅六歲的施明德,親眼目睹反抗者的英勇捐軀與國軍的血腥鎮壓,在他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種子。一九五九年,他考入陸軍砲兵學校,目的居然是為了「以武裝兵變推翻蔣家政權」,這樣的人,在當時的人們看來,恐怕只能是天真到不可救藥的傻瓜。
一九六二年,施明德於小金門擔任砲兵軍官時,因涉及台獨聯盟案被捕入獄,遭受嚴刑拷打,牙齒全部脫落,隨即被判無期徒刑,直到一九七七年才被有條件釋放。但施明德一出獄就立即投身反抗運動,不久又因一九七九年的「美麗島事件」被捕,再度被判無期徒刑(原判死刑,後因國際壓
力改判)。

台灣已經獨立說

而在美麗島大審的法庭上,施明德當庭說出:「台灣應該獨立,而且已經獨立三十多年了,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。」這是「台灣已經獨立說」第一次公開揭露,此後施明德也始終抱持這個觀點:「有一些朋友與教授,還在堅持台灣現在要獨立,我必須說,你們真的很愚蠢,因為你這等於是在說,台灣現在不是一個獨立國家,那豈非就是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?你們要從中國獨立出來嗎?」
在施明德看來,所謂的美麗島大審,其實就是一齣精心策劃的戲劇:「很多人都說他們是美麗島的『義務律師』,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,阿扁就收了黃信介二十萬,而誰能擔任辯護律師,也都經過上面安排。就連當時公開關心美麗島事件的梁肅戎,其實也是上面安排的一個棋子,這是梁肅戎後來親口對我承認的。」

然而,當時擔任軍事檢察官,負責對施明德等人起訴求刑的現任司法官學院院長林輝煌,被馬英九提名大法官引起輿論譁然,認為怎可推薦這樣一個如同納粹的「邪惡戰犯」時,施明德卻跳出來說:「林輝煌當年只是個二十八歲的預備役少尉軍官,真正主導整個案子的是特務,是王昇上將,是蔣經國!法官與檢察官頂多只是幫兇而已。當時全台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是順民,都在混飯吃罷了,林輝煌也和大多數人一樣,怎會是罪魁禍首呢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