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電子應用大趨勢

數位經濟帶動行動支付、辨識技術概念股後市看俏

◎賴囿羽 CSIA
 
每年3大重量級電子大展為CES、MWC及CeBIT,展中推出新品皆是當年趨勢潮流,相關概念股大多都成為未來股市亮點。繼1月CES展、3月初MWC及蘋果新品發表大會,緊接著全球最具規模的資訊科技展之一的漢諾威電腦展(CeBIT),於3月16~20日在德國漢諾威舉行,包括電子商務阿里巴巴、資訊及通訊公司華為、中興通訊等600多家中國大陸廠商參展。中國主展廳面積達到2500平方米(約758坪),主要分為通信網路、電子商務類、電子零組件、軟體及機構團體等,規模之大,儼然中國力量已成為這次CeBIT展亮點。
數位經濟帶動辨識技術盛行
CES、MWC展主要聚焦在車聯網、智慧型手機新機及穿戴裝置等領域上,CeBIT展這次主題為「數位經濟」,聚焦在專業IT議題,雲端運用、巨量資料、物聯網、移動科技、網路安全,及社群等,展出項目包含電腦及周邊零件、數位娛樂產品、數位電子看板、消費電子、汽車電子、有線通訊、網路、行動通訊、安全監控及健康照護管理等,將呈現數位應用和網路化的科技發展。
 
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也在3月17日上午在展場舉辦1場台灣新品發表會,台灣廠商包括圓剛(2417)、台達電(2308)、東碩(5272)、蒙恬(5211)、威聯通(QNAP Systems)、三泰(SUNIX)、宏正(6277)、精英(2331)、華擎(3515)及旗下的永擎科技(ASRock Rack)等,都有新產品問世。數字經濟離不開物聯網、巨量資料、雲端計算等關鍵技術,而這些在幾年前還只是模糊的概念,如今已在人們的生活中廣為應用,數字化資訊無處不在,資訊安全也成為重要問題,不少企業著重在安全技術領域,推出一系列安全産品,如需要指紋確認的門禁卡、可在商用和個人模式間轉換的智慧手機、高度安全的數據防盜方案等。而開幕式上,馬雲向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國副總理馬凱,示範了由螞蟻金服與Face++ Financial合作研發的Smile to Pay掃臉技術,從淘寶網上購買了1948年漢諾威紀念郵票送德國總理梅克爾,這項嶄新的支付認證技術通過掃臉取代傳統密碼,能達到超過99%識別率,未來將被應用於阿里巴巴在全球的支付、開戶認證等業務領域。
 
馬雲的人臉辨識,把過去辨識功能從居家、保全領域,帶到消費端支付領域,加上APPLE、三星先後推出行動支付,未來這領域將會更盛行。根據Juniper Research估計,2014年行動和線上支付的年度交易額為2.5兆美元,2019年將飆升至4.7兆美元。

完整精采內容,詳見《萬寶週刊》1116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