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經營有撇步,造就巷弄小店躍升跨國連鎖餐飲

天蔥會是投資人心目中的天菜嗎?

◎莊正賢
 
老天母人都知道,一家隱身於曾經繁華的天母西路商圈旁小巷,有一家外觀不起眼、內裝鄉村風格、濃濃家庭味的餐廳。從一家店一度拓展到幾乎整條巷子都是,天母洋蔥牛排餐廳,這個早期天母地區西餐的代名詞,曾幾何時已拓展至全台灣各地、甚至海外地區。本期之專訪為讀者採訪到董事長盧俊賢,在公司近日登錄興櫃進入資本市場後,如何帶領Mr.Onion成為一個令人信任的品牌,讓員工能以公司為家、以從事餐飲業為榮。 

從基層到管理 營運大小細節更熟稔

盧俊賢董事長在原本餐廳出身自基層,「一雙手有多賤,就會有多貴」、「人生都有嗆到流淚的時候,把打雜當打底,熬過了就有甘甜」等心中的信念,讓他藉由一路走過來親身的經驗與觀察,發掘到一般經理人看不到經營上的死角,而對於公司實際運作上,管理營運的細節、眉角也很有想法,諸如帶員工赴日本高級餐廳取經,實際了解一個餐飲服務該有的地方,體會「服務」與「款待」的差異;鼓勵廚師出外比賽增廣見聞,不當井底之蛙,更能激盪出更多吸引客人的菜色與料理手法;極有系統的員工培訓制度與內部溝通順暢透明的制度,讓員工隨公司一起成長、一起創業,端出好的職涯規劃留住更多人才外,同時與學校建教合作補充新血,留任率超過6成,而留任的員工亦成為公司在校園徵才時的活招牌…。看似小地方的營運細節,都是盧董事長能帶領公司一步步茁壯的基石,「從不允許自己沒辦法,更要協助同仁想辦法」,盧董事長說。 

高CP值餐飲客層族群廣泛

慢慢地,天母洋蔥就這樣打出了口碑,溫馨如家庭的裝潢、那個年代少見的服務品質、及即便至今日都有相當競爭力之高CP值餐點,讓Mr.Onion漸漸從天母往大台北地區、台灣北部,發展至今日台灣從南到北近30家分店。起初雖以家庭客群導向為主,鄉村風的裝潢中提供多樣性餐飲選擇,提供一家老小聚餐的好選擇,但同時由於餐飲的高性價比,再打出名聲後也吸引了不少年輕或商務客群。
然而如同所有連鎖餐飲能做大的必經過程,如何能從菜色料理、出餐流程、客戶點餐服務、訂位帶位等步驟一個個標準化,才是一家餐廳是否能從地域性的小店走出來到連鎖的關鍵。

完整精采內容,詳見《萬寶周刊》1106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