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向宇宙尋找未來 星際效應 Interstellar

地球即將毀滅,人類急迫需要尋找拯救人類的方法。當地球沒有出路,人類必須往未知的星際開拓可行的解救方案。《星際效應》描述一群探險家必須遠離親人及家園,扛起人類史上最重要的任務:越過已知的銀河,在星際間尋找人類未來的可能性。

 

探索星際

《星際效應》由華納兄弟影業和派拉蒙影業聯合傳奇影業出品,為《黑暗騎士》系列The Dark Knight Trilogy大導克里斯多福諾蘭(Christopher Nolan)全新科幻鉅作,這也是他在《黑暗騎士》系列結束後首部作品。本次劇本一樣由諾蘭與其弟強納森諾蘭(Jonathan Nolan)共同完成。兩人過往有多次合作經驗,許多諾蘭的傑出作品都出自於兩人之手,包含《記憶拼圖》Memento、《頂尖對決》The Prestige、《黑暗騎士》The Dark Knight以及《黑暗騎士:黎明昇起》The Dark Knight Rises。其餘幕後創意團隊包括《雲端情人》Her攝影指導霍伊泰凡霍伊泰馬(Hoyte Van Hoytema)、奧斯卡獎提名製作設計納森克羅利(Nathan Crowley)、奧斯卡獎提名剪輯李史密斯(Lee Smith)及奧斯卡獎提名服裝設計瑪莉索佛(Mary Zophres)。配樂則是請到多次為諾蘭配樂的奧斯卡獎得主漢斯季默(Hans Zimmer)。

一如往常,本片有許多與諾蘭合作過的知名影星參演,其中包含榮獲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,前任貓女安海瑟薇(Anne Hathaway),她於片中飾演生物學家Amelia Brand,以及在片中飾演科學家的奧斯卡獎得主米高肯恩(Michael Caine)。本片主角Cooper由新科金獎影帝馬修麥康納(Mat thew McConaughey)主演,其餘影星包含,奧斯卡獎提名女星潔西卡雀絲坦(Jessica Chastain)、比爾艾文(Bill Irwin)、奧斯卡獎得主艾倫鮑絲汀(Ellen Burstyn)、魏斯班特利(Wes Bentley)、凱西艾佛列克(Casey Affleck)、大衛蓋亞西(David Gyasi)等人。

科幻電影在眾多種片類型中,往往最具魔力及吸引力,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曾於〈娛樂週報〉Entertainment Weekly訪談中,談到自己喜歡科幻片的原因,「我在英國風靡《星際大戰》Star Wars,掀起一陣科幻風潮時看了《2001年太空漫遊》2001: A Space Odyssey。當時我才七歲,完全不懂電影在演什麼。但我有一股奇妙的感受,像是被帶往另一個世界,似乎超越生命的體驗。」

其實《星際效應》早在2006年就開始進行,當初由物理學家基普索恩(Kip Throne)發想,他企圖拍攝一部以天體物理作為基礎的電影,探索利用蟲洞連結時空的概念。計畫原訂由名導史蒂芬史匹柏(Steven Spielberg)掌鏡,《記憶拼圖》編劇強納森諾蘭執筆。然而卻遲遲沒有開始運作,停擺多年,直到強納森諾蘭的兄長克里斯多福諾蘭決定嘗試才有了轉變。接下計畫後,諾蘭與強納森重新編寫劇本,並將他小時候觀看《2001年太空漫遊》的靈感注入其中,電影就此逐漸成形。

 

充滿人性的科幻電影

一直以來比起電腦特效,諾蘭都偏愛實景拍攝,即便本次以浩瀚宇宙為題,他依然保持一貫行事風格。他利用世界各地的美景來打造未來的地球,及外太空中千奇百變的星球。位於加拿大西邊的亞伯達(Alberta)成了面臨毀滅,殘破不堪的地球,天寒地凍的冰島成了充滿水資源的星球。而曾是蝙蝠洞的洛杉磯片廠,在諾蘭團隊的巧手下,成了依美國太空總署(NASA)靈感所建構的太空梭內部。最奇妙的是,諾蘭在包圍太空梭的佈景上投射了黑洞及各式行星的圖樣,使演員望向窗外時,無須憑空想像宇宙的模樣。

儘管電影主軸在外太空,製片Emma Thomas表示故事其實以人性為主軸,「電影講的是人類勇敢探索的精神,儘管有許多更複雜的主題,最終仍以家庭為主。」這個理念從已釋出的幾款預告就能知曉,雖然Cooper肩上背負著拯救人類的壓力,但心中想的卻是遺留下的寶貝兒女。預告中一位太空人對Cooper說,「你不能只想著你的家人,你得為大局著想」,對此Cooper充滿自信的回答:「我是想著我的家人,還有成千上萬個其他家庭。」康納表示Cooper生存的地球是個乏味的地方,走投無路的人類為鑽研生存之道,途中放棄了許多,「我的角色充滿冒險精神,但他從未踏上任何冒險。突然出現了一個機會,他被告知『我們需要你做你天生就想做的事』,他終於有機會實現夢想。」導演總結:「我們有充滿火花的演員來詮釋這些努力想要突破自我,奮發向上的角色。他們試圖在最壞的情況下,做出最好的選擇,而他們做得還不賴。」


圖文摘自:iLook 電影雜誌 10 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