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現代田單

◎公孫策

越南的暴亂事件看來告一段落,可是問題的根源不解決,遲早還是要再爆發。由於這是當前全球性的問題,而全球化是不可擋的潮流,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地球人,都將因為這股潮流,到這個地球上任何地點工作、經商、開創事業。因此,瞭解問題的根源,熟習突發狀況的保命之道,乃是重要的事情。

首先,越南發生暴亂,名為「反中」,但反中只是引爆「乾柴」的那個火星,所謂「乾柴」,乃是長期累積在人民心底的怨氣-貧富不均,而貧富不均正是全球化的一個必然結果。

易言之,這一次越南暴亂事件,跟2011年美國的「占領華爾街」,跟金融海嘯之後的許多歐洲青年暴動,乃至台灣3月間的學運,是同一個問題根源,雖然他們的抗議標題完全不同。可是那麼多人、不分青紅皂白的,站出來反對「看似對整個國家經濟很重要」的事物,還要冒著被驅離、被拘捕、被算帳的危險-簡單說,那肯定不是「火山爆發」,而是「乾柴烈火」;不是突發事件,而是突發事件引燃了積鬱已久的怨氣。

全世界所有的政府都對此束手無策,因為政府都受制於現狀,而現狀事實上由既得利益掌控。也因此,愈是民主國家,問題愈棘手(因為既得利益能左右選票),例如歐洲;愈不民主的國家愈快處理,例如越南;台灣的政府也拙於處理,但幸好台灣的貧富差距還不是非常嚴重。

但即使是非民主國家,由於資訊傳輸科技的發達,被剝削的勞工大眾,都能知道「喔,我的老闆原來賺這麼多」。因此,即使工資收入仍在快速成長的國家如越南,大眾的心理仍然「不患寡而患不均」。

然而,全球單一市場的趨勢仍方興未艾,傳統產業乃至電子代工業追逐低工資的趨勢也依然不變,此所以說,每個人都會有機會到地球上任何地方工作、經商,台商當然也不能例外。

於是,問題來了:既然走向世界是擋不住的趨勢,而世界反對貧富懸殊也是擋不住的趨勢,那豈不是處處皆是地雷區?那該怎麼辦?


完整精采內容,詳見《萬寶周刊》1073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