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大療癒小招式 創造好生活 |
文/Kiwi 生活裡壓力太大,人們習慣回到家找尋放鬆的可能性,如果說居家的構成是為了舒壓,那就不需要安排太多複雜的設計堆疊,無所事事的在空間裡放空,也是療癒心靈很重要的一件事,太麻煩的設計我們不會教,這次就來透過簡單的四個小招式,從台灣設計師的案例中學習,自由挑選最美好的療癒生活。 |
色彩療癒視覺的感官享受,是空間裡最直接的改變接觸,如果想要打造療癒效果,色彩的改造是最方便可行的立即形式,基本的重點掌握就是白色與多彩的搭配,以白色漆料為基礎構成,想要溫暖就利用木頭來創造,而明亮的彩色漆料,最好挑選一到兩種同色系來呈現,不要貪心,譬如黃×綠、紅×橘、或者是藍色的漸層搭配,藉由色彩的層疊,都能輕易創造屬於自我空間的好心情。另外除了牆壁的色漆之外,藉由柔軟的地毯、抱枕或是沙發的亮色系點綴,也能立馬具有相同效果。 ![]() 左:溫馨裡加入色彩調和的兒童房,床頭運用一道交錯綠彩橫貫,鮮明點亮純真童趣。 (麗舍時尚空間設計) 右:透過居住者喜愛的圓點裝飾作為視覺主軸,加入可愛的色彩搭配,活潑而富有律動。 (原田國際好設計) |
材質療癒可以改變視覺焦點的設計要訣,除了利用漆料色系外,還可運用不同的材質變化,來形塑獨特卻又同時擁有療癒感的居住場域。隨著空間型態的改變,適時的加入變化,好比入口處的玄關區域,便可運用大量的木頭鋪陳,一般用於地面的木地板,也可沿著牆面直至天花,包覆整體區域,呈現溫暖度的同時,也能藉由觸感 來營造放鬆氛圍。另外如果家中已有規劃露天陽台,不妨好好利用,種植綠色植物,或是擺放幾張桌椅,創造交談區,實在是空間有限的話,擺上幾株小植物盆栽,或是花鳥壁紙的運用,簡單就能享受綠色小風景。 ![]() |
格局療癒在早期喜歡空間分開區隔使用機能的設計方式,現在大多都被開放式的規劃所取代,大多運用在公領域的區域,地坪不分大小,從客廳、餐廳到書房場域,大尺度的生活享受,機能重疊的交錯,減少動線的地坪區域,讓居住者的使用可能增加,即使是坪數不大的住宅居家,因為空間凝聚,便可產生具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放大視覺感受,另外由於視野開闊,能見度擴大,壓力也因而降低,而這樣的設計模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,如果有小孩的居住者,在書房工作時,也能隨時注意孩子動態,成為除卻療癒也具備安心的好設計。 ![]() 左:客廳沙發背牆選用文化石白磚大面鋪陳,牆體刻意深入天花板間,強化優越的室內高度。 (上景設計) 右:透過開放式原木格層架的書櫃設計,安排閱讀機能,重新詮釋溫馨、悠閒旨趣。 (玳爾設計) |
陽光療癒大自然的運行有其道理存在,缺一不可的元素構成,就像棉被需要陽光曝曬、植物需要陽光照耀一般,空間如果添加自然光的元素,隨著明亮的視線感官,空間維持在暖和的溫度,很自然的就能放鬆緊張情緒,形成寧靜的生活狀態,所以建議居家空間裡,一定要擁有能夠接收光照的透窗場域,狹長型區域可以利用天井設計打造,讓光線折射傳遞,一般住宅則以落地窗為最佳首選,想像一個幸福的畫面,沐浴時或是早晨起床被陽光喚醒,補充自然維他命也能開啟空間悠然自在的愜意感。 ![]() 陽光的揮灑加上柔和的霧鄉色系勾勒靜謐情境,天然實木質感增添一份專屬於家的溫暖。 (睿格室內設計) |
圖/文 來源:Interior Design室內設計 74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