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端造市 雲端商機高速起飛 |
在資料中心建置上,除了被視為心臟的伺服器外,常遇到的瓶頸大致可分為電源、散熱、網路傳輸、空間配置等區塊。然而,危機就是轉機,轉個彎,可能看到的是更寬闊的天空。 |
【文/吳冠徹】 |
近期媒體票選二○一三年台灣年度代表字,其中以近三成票數拔得頭籌,代表今年以來人民心聲的為「假」字。無論是從假米、胖達人香精事件以至於假油或更近期的日月光汙水。幾乎都是一連串蒙騙、虛偽組成,更讓人民對於生活產生極大不信任感。 |
流量馬車拉動雲端 |
而過去智慧型手機的盛行,親朋好友幾乎人手一支,也見證了宏達電曾經千元的股價,不過在產業競爭加劇後,優勢不再,寡占式的大餅逐漸被分食,造就了目前股價不到一五○元的困境。不過行動手持裝置在價格越趨平民化下,根據愛立信資料顯示,智慧型手機用戶數至二○一二年底已達一二億,預估至二○一八年將達到四五億,成長三.七五倍。 |
雲端商機高速起飛 |
由此可以顯見,具有網路平台的公司將是投資人持續看好的趨勢產業。然而,在流量持續增長下,其背後需要有足夠的數據中心,才能夠支撐龐大的資料整理與流量進出。特別是,由於數據中心具有區域性,如果與使用者距離越近,將可縮短資料傳輸時間,加快使用效率。 |
老幹靠雲端長新枝 |
在谷歌加碼的背後,可以看到的是在流量數據處理每年以三成增加下,全球平台業者勢必持續加碼在基礎建設與擴充伺服器,不斷提升處理能力,符合消費者要求,才能維持本身的競爭優勢。特別是,目前數據中心的處理過程共分為三種類別,分別為中心對中心、中心對使用者以及單一中心處理,而其中又以單一中心處理資料比重達到七六%最高。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,資料中心將扮演雲端處理的要角,而被視為心臟的伺服器更是不可忽略的一塊。根據康和投顧預估,二○一二~一七年全球伺服器年成長約落在五%以內,然而應用在資料中心的雲端伺服器,每年則將維持平均一五~二○%的高速成長。而如此高成長的市場,更自然而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。 特別是,在雲端蔚為趨勢後,許多的資料處理皆可以直接透過資料中心代為演算。此外,在行動手持裝置無論是智慧型手機、平板的崛起,意味著個人電腦(PC)、筆記型電腦(NB)的部分功能,透過雲端演算將可望逐步被取代,也間接造就了兩樣old school的PC、NB成長趨緩,而過去專營於該領域產品的公司也開始力圖開拓新天地,期盼找到下一個成長的羽翼。 其中,又以過去以PC為主的晶片大廠英特爾(INTC.US)轉型最為成功。目前英特爾除了將重心轉移至平板、智慧型手機相關領域之外,同時也將觸角伸入伺服器,以及雲端運算儲存裝置相關晶片的研發上。因此在新事業帶來新氣象,未來展望明朗下,公司評價也隨之扶搖直上。 根據最新一期霸榮周刊(Barron's)所票選出二○一四年十大看好的個股中,英特爾為唯一上榜的電子公司,除了每年獲利與現金股利配發穩定為上榜的理由之外,市場更看好的是在轉型後,未來的獲利可望扶搖直上,瑞信分析師更認為在雲端相關產品的挹注下,英特爾未來幾年每股盈餘將上看二.五美元,同時將目標價設定在三○美元,距離目前股價在二四美元附近徘徊,潛在上漲幅度達二五%。 |
台廠伺服器廣達當先鋒 |
除此之外,台廠過去以代工PC、NB為主的廣達、緯創及英業達等,在看到雲端商機將成為主流之後,也持續將資源投入該塊領域。在原有代工事業體成長趨緩後,透過挹注新血,啟動新馬達運轉,產出新一波成長動能。 其中又以廣達於二○○八年始,最早跨入該塊領域,目前在伺服器營收占比約達一成,除了代工之外,同時也推行自有品牌「QCT」,客戶群中不乏一線需求者,谷歌、Facebook皆為廣達的客戶。此外,廣達今年也與德國IT通路商Hammer合作,可望借重Hammer在通路、顧問導入及售後服務等能力,搭配公司的研發、生產,期望藉此打開歐洲市場大門。 而除了廣達之外,英業達目前X86伺服器占有二五~三○%市占率,為全球第一大伺服器代工廠,並也打入谷歌、阿里巴巴、百度等大型客戶。同時日前也宣布規畫投資五○○○萬美元(折合新台幣約一四.八億元),將於重慶市設立區域營運總部,未來重點之一將負責雲端相關研發。顯示即使在NB代工業式微下,台廠靠著固有的研發、生產能力,依舊可以從浪潮中抓住浮板,闖出一線生機。(全文未完) |
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《先探投資週刊》1757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