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文/許智雄 |
「理財不需要很高的智商、高明見解或是內線消息。理財需要穩健的方法及堅定的意志,不讓情緒輕易的改變這個方法。」 -華倫巴菲特- |
每個人從開始賺錢到退休約從二十五歲至六十五歲, 這四十年的黃金時期在人生每一個不同階段如何理財?根據個人或家庭的資產和收入狀況,以及職業、年齡特點構建出幾個不同階段的理財要點。 |
|
積極投資自己 培養專才 努力存第一桶金 |
現代的人平均結婚年齡約三十歲後,該時期也是剛開始踏入職場工作,沒有太大的家庭負擔,要為未來家庭積累資金,關鍵是打好基礎,找一份穩定的工作。由於此時負擔較輕,年輕人的保費又相對較低,以風險考量可為買入一點人壽保險,減少因意外導致的收入減少或負擔加重。 |
|
這個時期在職場上,無論是工作經歷或是體力上都是最顛峰的時期,也同時是家庭消費的高峰期。收入雖然有所增加,但可能因為生兒育女或購置房屋,需要支付較大的家庭開銷。此階段的理財稍有積累後,可以選擇些比較積極的理財工具,如股票型基金、股票或債券等,以期獲得更高的回報。 |
|
這期間在職場工作年資夠經驗也豐富,工作能力、工作經驗、經濟狀況都達到了最佳狀態,加上子女開始獨立,家庭負擔逐漸減輕。因此,理財重點應側重於資產配置。不宜選擇高的風險投資,這時對於健康也要多注意,財富就算再多的零,沒有健康,就是少了最前面那個壹,一切都沒有太大意義;還要存儲一筆養老金,保險適合累積養老金和資產保全。 |
|
作好養老理財計劃必須考慮幾個因素:負擔與責任(有無貸款、需要撫養子女等)、居住的安定、收入狀況、勞保給付、通貨膨脹、健康情形等。享受退休生活財務上必須有完善的規劃。而財源不外乎儲蓄、投資與保險三大塊, 一般保險的最高投保年限為六十歲,所以建議早一點開始投保,讓保護網儘早生效,也可以享受較低保費優惠。退休後面對最大風險便是醫療和照顧費用,因此在考慮保險時,應讓自己的保障能更加完備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