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◎約瑟夫 |
當金融市場對18屆「三中全會」後發布的「公報」內容感失望,引發陸、港股回吐壓力;但在11月15日傍晚,中共端出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(以下簡稱:決定)全文,該篇2萬字主文,規劃出16大改革重點、60個改革方向,大陸未來10年改革全貌,幅度與力道都高於市場預期,引爆資金搶進H股及與A股連結的ETF,11月18日恆指大漲2.7%,成交量1120億港幣,為今年1月來最大成交值;H股更大漲5.65%,為2年來最大漲幅,全球資金對大陸改革按讚,恆指將挑戰今年2月所創23945點,明年第1季更有機會挑戰2008年以來的壓力區25000點。 |
|
「決定」,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旗、全面深化改革,更抬出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為圭臬,骨子裡就是延續鄧小平路線,釋放並提高生產力、增強社會和諧性、解決反貪腐及公平正義問題。官方既然稱做「決定」,不是「方向」、「意見」等模糊性字眼,就表示準備照劇本卯起來幹,轉圜空間不大,看起來挺波瀾壯闊的改革,就成為全球熱錢追逐新樂園,尤其美、歐股市都在居高思危時,新題材讓明年H股為首的中資股上漲20~25%也不足為奇,恆生指數更可望挑戰25000點大壓力帶,改革紅利就這麼來的。H股成為投資新寵,「決定」所提出國企改革重點,國有資本繼續控股經營自然壟斷行業外,另根據不同行業逐步放開競爭性業務,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,國企某些領域的壟斷格局將被打破;此外還提出,凡是能由市場形成的價格機制都交由市場決定,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,更進行水、石油、天然氣、電力、交通、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,放開競爭。簡言之,市場化是經濟改革重心;市場化過程,加大外資、民企參與度,為吸引資金重要法門,對股市催化作用不容小覷。 |
|
國企改革大餅在港股的吸金效應,證券股、保險股更是受惠2大族群。另外,「決定」在「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」中,制定實施免稅、延期徵稅等優惠政策,加快發展企業年金、職業年金、商業保險,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,保險業務更加多元,保費租稅優惠政策將對商業保險有重大誘因,成為保險業新商機。在個人保險部分,上海將開始推動個人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。 |
完整精采內容,詳見《萬寶周刊》1047期,全國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