笨鳥飛出美麗「心」境地 |
|
台灣大廚鄭衍基 |
|
美食資深媒體人 錢嘉琪 文字構成 |
|
鄭衍基現在被稱為「台灣御廚」,「御廚」這個封號其實是他自己爭取來的。早在十五歲的時候,他已經確立自己的人生志願:要當一個專業廚師!
為了這個志願,他鬧過家庭革命,曾經離家出走,鄭衍基說:「我很清楚知道,上學不會讓我覺得快樂,當廚師才會讓我感到滿足。」
這樣的滿足感在他童年時代已經飽嘗,現在人稱「阿基師」的鄭衍基回憶:「小學時候, 我在腳下墊個小板凳,站在爐台前煎荷包蛋,看著蛋順著油在鍋裡滑來滑去,最後看到一枚完美的荷包蛋神氣地躺在鍋裡,可要比我在學校考一百分更開心。」 |
![]() |
但當廚師不僅止於煎出一百分的荷包蛋。 十五歲, 鄭衍基被介紹到廣州飯店當學徒, 從洗碗刷地、洗餿水桶開始,整整做了八個多月,卻連爐灶、砧板都靠近不了。鄭衍基個頭小,讓他在學習過程中,比別人多了一些危險性,又因為不會說廣東話,不是廣東人,他的習藝生涯其實充滿挫折。 拿每個廣點師傅都要會做的叉燒包來說,他的師傅一直不肯把技術教給他,逼得鄭衍基最後只好「偷師」,手邊佯裝做其他的事,但盡量挑一個不會影響視覺的角度,默默觀察師傅的動作,硬記在腦海裡,等到夜深人靜,再摸索著試做。因為技術是「偷」學來的,一個叉燒包他大概總要經過十幾次失敗、修正,才能蒸出像樣的成品。 |
|
|
|
鄭衍基很早就確立志向,但他的成廚之路走來特別艱辛漫長, 光出師就比別人多出一倍的時間,足足花了八年。 現在回頭看,在做廚師這條路上,鄭衍基頗有幾分「笨鳥慢飛」的味道,所幸飛行速度雖然慢了一點,但靠著努力畢竟飛到目的地,還飽覽沿途風光。 機運比不上別人,鄭衍基靠勤勞可靠換取信任和機會。空班時間,同事們去打牌抽煙嚼檳榔,只有他把晚上訂席的單子拿出來研究,模擬師傅要如何安排處理出菜,平日裡也盡量爭取工作做,當時他已經養成記筆記和剪報的習慣,隨時隨地把看到、聽到、想到的東西,密密麻麻記在本子裡。 這個習慣一直保留下來,即使現在做了大廚,打開阿基師辦公室的抽屜,仍然一眼可以看到一本黑色的筆記本,裡頭寫滿他想到的點子和收集來的資料。 他隨時都在做準備。 鄭衍基在自傳「樂在廚中」裡說到:「一個人的成功,不一定要來的太早,過程把它走穩,才是比較踏實的做法。老是觀望未來會有什麼成果, 其實是沒有意義的。」 當他一次次在職場上受挫,好幾次升遷機會都輪不到他的時候,內心的挫折當然是有的,可是他總是這麼說服自己:「沒有機會我就一直調適自己,以時間換取空間,讓我可以一直保持活力待下去,沒有機會沒有關係,賺不到錢沒關係,我拚命學東西。」 |
|
更多阿基師教你做菜請見 台灣大廚-鄭衍基 |